扫码在手机阅读
手机阅读《四合院:别惹我,我只想当闲鱼》
四合院:别惹我,我只想当闲鱼

第六百二十二章 一茬接一茬

所以那个时候,他身边的关系,真正要做的反而是保护他,防止有人摘桃子。

反正,李卫东搞出卫东一号,既有公心,同样也有私心。

并且他从来都没有否认过这一点。

不过桌子上,却多了一盆煮地瓜。

就是今天刚刚挖出来的那些。

相比赵海峰一个劲的说好吃,李卫东尝了尝,有点干,还有点噎人,甚至几乎没有什么甜味。

“咱们结婚吧。”

突然,李卫东拉住周晓白的手。

听到他的话,周晓白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。

虽然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,毕竟两人也不算私定终身,而是双方家长早就见过面,并且同意下来的。

但之前不是说先订婚,然后等李卫东毕业以后再结婚吗?

怎么今天这么突然的说这种话?

而且,要结婚?

要嫁给李卫东?

要说周晓白不愿意,那肯定是假的,她那颗心早就寄托在了李卫东的身上,里外皆是他。

但突然听到这话,她反而显得不知所措,甚至激动的说不出话来。

“我,我……”

见到她这幅样子,李伟东日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鼻子,然后继续说道:“有句话叫计划不如变化快,原本我想着先订婚,再结婚,但这会,我突然觉得咱们可以更快一点,干脆就直接结婚吧。

你觉得怎么样?”

虽然李卫东是在问,但语气中却有种不容置疑的霸道。

说不出话来的周晓白,最终只能点头。

嫁给李卫东,她为什么不同意?

毕竟这也是她早就期盼已久的事情。

“那就这么决定了,回头忙完这边,我就去你家提亲,然后咱们再商量个好日子,年前就把婚事给办了。”

李卫东干脆说道。

原本他其实也没有这么着急,但这段时间,在学校里的平静生活,让他一下子想要安定下来。

今天再见到周晓白后,他更是抑制不住那种冲动。

所以干脆就提了出来。

“好。”

经过这会的适应,周晓白虽然心跳的依旧很快,几乎要跳出嗓子眼,脸上也像火烧一般,但最起码可以说话了。

“走吧,我送你回宿舍,你也早点休息。”

随后,李卫东便将周晓白送回宿舍,然后两人又温存了一会,凭借着强大的自制力,李卫东才离开周晓白的宿舍。

虽然他知道,如果他想的话,周晓白肯定不会拒绝他。

但他同样也知道,周晓白的骨子里,其实是个很传统的女孩。

所以那一天,他并不想早早就摘取,而是要等到新婚之夜的那一刻。

第二天上午,张兴武便带着几个日报的记者,还有几名劳动模范来到这边。

看样子,他昨天晚上就没有闲着,要不然这群人不可能来的这么早。

这群人明显已经对这边有所了解,虽然张兴武信誓旦旦的保证,但他们仍旧是半信半疑的态度。

尤其是看到李卫东后,更是如此。

毕竟李卫东太年轻了,他能培育改良出增产百分之四十的甘薯?

这个世界上虽然不缺天才,但那也得分行业。

像培育改良甘薯品种,却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。

但他们也都没有提出质疑,真相如何,很快就能解开,他们过来只是为了验证亩产的重量,然后把这件事情报道出去。

至于说到底是不是李卫东培育出来的,自然有人调查清楚。

甚至有时候有争议反而更好。

他们自然也能受到重视,可以有更多的新闻去挖掘。

等于是一举两得。

被张兴武找来的那几名劳动模范同样没对李卫东感兴趣,真正让他们感兴趣的自然是试验田里的地瓜。

而且,他们也不傻,知道先量土地的亩数,确定是一亩后,又挨着走了一圈,没有发现故意移植作假的迹象,并且每一株甘薯之间,隔的距离也刚刚好。

不像以前,为了弄虚作假,甚至将别的地里的小麦割掉,然后插入另一片地里,伪装成大丰收的样子。

但事实上,真假如何,一看便知。

最终那个泡沫也被捅破。

从那以后,涉及到粮食产量的问题,所有人都认真起来,坚决杜绝弄虚作假的行为。

更何况,他们今天过来,既是验证,也是当一个见证人,等于是用自己的身份,名誉做担保。

如果这边弄虚作假,都到揭穿以后,他们的名声也会毁于一旦。

要不是张兴武当初对他们有不小的恩情,他们也不会为这种事情做担保。

随后,在他们的监督,甚至亲自参与下,又一亩的试验田被清理出来,整个过程,这几人都无比认真,甚至干脆趴在地上,研究着有没有偷偷在下面埋地瓜。

每一株地瓜拔出来,甚至还要看看根茎是不是新鲜的。

那认真的模样,就差拿个放大镜进行观看。

不过他们越是认真,也越能说明问题。

这个过程中,那几名日报的记者,不断用相机将这些场景拍下来,而张兴武也没少露脸,甚至还挑选出一个个头最大的地瓜满脸激动的抱着,被相机定格。

反倒是李卫东,虽然对方提出要给他拍照,不管怎么说,这些新品种都是以对方的名字命名的,卫东一号。

那么作为卫东一号的培育者,露露脸也是很正常的事情。

但偏偏却被李卫东给拒绝了。

他的确需要名声,但却不需要上报纸,也不可能上报纸,把自己的照片模样堂而皇之的暴露。

甚至,就算有记者偷偷拍了照,等回头登报的时候,也会被扣下来。

因为李卫东的保密级别,决定了他的模样不可能上报纸。

但只是名字,或者只是卫东一号这个新品种的名字,还是没有问题的。

而且这年头,叫李卫东的没有一千也有八百。

在没有照片的情况下,谁又会把两人给联系到一起?

经过一番仔细认真的检查,这一亩甘薯很快被收了上来,然后仍旧是重复过称。

令人没想到是,这一亩甘薯的重量,甚至比昨天那两亩还要多,直接达到了1921斤。

这已经不仅仅是百分之四十的问题了,而是接近了百分之五十的增产。

如此丰收,自然令人兴奋。

尤其是那几名劳动模范,他们可以很肯定,这一亩地的甘薯并没有任何造假,都是实打实的。

如果种植过程中,没有偷偷加化肥的话,那么一旦推广开来,全国的甘薯增产,也将是一件必然的事情。

而那几名日报的记者,也拍下了足够的照片,用笔记录下了这些卫东一号从开始到培育,再到如今试验田的整个过程,这些可都是第一手的资料。

尤其是报道的时候,肯定要有这些叙述,增加真实性。

等这批记者跟劳动模范离开后,张兴武却没有就此罢休,而是在第二天,又领了几个过来,重复了昨天的过程。

甚至第三天,他也不知道从哪里找到几名甘薯方面专家,但这次,却跟前两次明显不一样了。

根本没法跟后世那种个头不大的烟薯,或者红薯相比。

不过对于现在的人来说,尤其是那些农村,平时吃的主要也是棒子面,冬天的时候,全家围在一块,能煮一锅地瓜,或者把地瓜切块,放在棒子面煮,都是一种难得的美味。

所以一步一步来刚刚好。

等真的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推广时,那肯定该动用的关系,也不会吝啬,但那个时候,就不是宣传了,没人是傻子,提高了四成多产量的卫东一号不种,还要去种那些产量低的?

也没人抢。

晚上,李卫东留在第六农场,赵海峰果然拿出他珍藏的好酒,好好款待了李卫东。

又热乎,又能填饱肚子,不至于晚上半夜饿得肚子疼,只能往肚子里灌凉水。

在没有化肥,或者说化肥还没有真正推广开的年代,用的都是农家肥,地里粮食的产量也远远还没有迎来跃迁。

因为真要是小麦,就算提高了一些产量,但老百姓又哪舍得吃?

不过眼下,试验田中培育出来,仅仅只是迈出的第一步,接下来就是需要张兴武那边进行宣传。

其实以李卫东的关系,同样可以找到人,甚至级别要更高。

也不是他舍不得找关系,而是眼下,仅仅只是小范围的试验田成功,并不值得声势浩大的宣传,否则说不定还容易闹笑话。

而且地瓜的适应性,也远比别的粮食更强。

正是因为如此,所以李卫东既没有选择小麦,也没有选择玉米,而是选了没办法当成主粮的地瓜。

等吃了饭,李卫东跟周晓白离开,但也没有立即回宿舍,而是在农场中散步,看着农场这些日子发生的变化。

虽然是晚上,但今儿个的月色还不错,而且这个时候头顶的天空没有污染,那璀璨的银河横亘在两人的头顶。

最后还是会换成更加便宜的棒子面,或者地瓜。

因为这玩意的产量要更高。

所以,同样的地,同样的种植,产量却至少提高了四成的地瓜,对于那些缺少粮食的地方,意味着什么,李卫东很清楚。

  • 加入收藏
  • 目录
  • A+
  • A-